手機瀏覽
更方便
艾草(學名:Artemisia argyiH. Lév. & Vaniot ),別名:蕭茅、冰臺、遏草、香艾、蘄艾、艾蕭、艾蒿、蓮藁、艾、灸草、醫(yī)草、黃草、艾絨等。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,植株有濃烈香氣。
全草入藥,有溫經、去濕、散寒、止血、消炎、平喘、止咳、安胎、抗過敏等作用。艾葉曬干搗碎得“艾絨”,制艾條供艾灸用。分布于亞洲及歐洲地區(qū)。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艾以葉入藥,性溫、味苦、無毒、純陽之性、通十二經、具回陽、理氣血、逐濕寒、止血安胎等功效;
《本草》載:“艾葉能灸百病。”艾葉有通經活絡,祛除陰寒,消腫散結,回陽救逆等作用。灸用艾葉,一般以越陳越好,故有“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”的說法。
現代實驗研究證明,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;平喘、鎮(zhèn)咳及祛痰作用;止血及抗凝血作用;鎮(zhèn)靜及抗過敏作用等。
在我國民間有一句諺語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。〞端午節(jié)之際,我國南方地區(qū)家家都以菖蒲、艾葉、榴花、蒜頭、龍船花,制成人形,稱為艾人;將艾葉懸手堂中,剪為虎形,或剪裁為小虎,貼上艾葉,稱為艾虎,婦人爭相佩戴,以避邪驅瘴。
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,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,所以,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,一來用于避邪,二來用于趕走蚊蟲。也是一種空氣消毒的良方。
contact us
聯系我們